找到相关内容114篇,用时5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一门走向成熟的学科 ——宗教社会在中国

    研究队伍正在逐渐成熟,这门学科正在逐渐兴旺。   (二) 学科发展总体上的反思   宗教社会诞生以来,经历了以杜尔凯姆和韦伯为代表的古典时期的发展,到现代时期,呈现出多元并立的景象,出现了许多...  一门走向成熟的学科 ——宗教社会在中国   作者:高师宁   前不久闭幕的中国宗教与社会高峰论坛向国人展示了一门在我国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的学科——宗教社会学。   宗教社会研究在中国大陆...

    高师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10550783721.html
  • “中日韩天台宗学术对话”国际研讨会学术总结

    珍与天台的渊源。贵州大学姚彬彬以欧阳竟无、牟宗三为主要视角,比较了近代以来佛教内部天台的批判和新儒家对其的重视。山东大学陈坚通过分析明代思想家黄绾“艮止”心学反映出的天台佛学性格,力图反映出...吕澄先生、任继愈先生均对天台思想专门涉猎。改革开放后,出现了研究天台的高潮。成立天台文化研究会,召开天台学术会议,推动了中国天台研究。中韩两国交往久远,黄先生回顾了天台传入高丽,而后反哺中国,...

    李明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5595638.html
  • 多识仁波切著:佛教理论框架(三)

    无明是人类的大敌,是遭受苦难的根源。彻底破除人类的无明之日,就是人类成佛之时。  “佛”的概念是无所不知的“遍知者”,同时佛教认为一切知识都是闻思修的结果,没有不通的先天知识。  佛的遍知智慧也是累世求学、积少成多、反复思辨、转识成智的成就,不是天神所赐。  所以在弥勒的《经庄严论》中说“大菩萨不五明,也难成遍知”。那些宣称“不悟”、“不学成佛”者,不是外道就是骗子。  在《般若经》中说...

    多识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2441967.html
  • 多识仁波切著:佛教理论框架(2)

    成佛之时。  “佛”的概念是无所不知的“遍知者”,同时佛教认为一切知识都是闻思修的结果,没有不通的先天知识。  佛的遍知智慧也是累世求学、积少成多、反复思辨、转识成智的成就,不是天神所赐。  所以在弥勒的《经庄严论》中说“大菩萨不五明,也难成遍知”。那些宣称“不悟”、“不学成佛”者,不是外道就是骗子。  在《般若经》中说:解一句经义,比用七宝盛满三千大千世界进行施舍的功德还要大。可见只主张...

    多识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744153.html
  • 作为批判哲学的法相唯识

    力度。   (3)其思想立论,既有对于佛教思想传统的反省,亦有对于历史、文化、现实诸问题的批判,以扬弃或拒斥传统中那种无批判的、主观的、立足于宗立场的、单纯追求圆融无碍的越验性思想方法。  (4)...客体的矛盾,并由于人们身心、意识的转变而联系到客观事象的不合理,萌生、激发变革外在世界的思想动力,认识的改变而导致言行的改变。现象世界的本相,因此而裸露在一种颇具批判功能的知识理念之前。  转依之...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10069633.html
  • 读书二十二则

    名于也。乃作学校式言。招诸氏英哲诸宗大德。显密二教外及九经九疏三玄七略十史百家文诗书书卜相数术音训句读诵习通义。堪发瞳蒙者皆令入于此。各众其所请谆谆乎教授之。乃誓曰。所显与我同志百世成继。呜呼大矣...显密二教十住心久。众艺兼综逐成一家。运大开。其六人弟子外堂入室者盖不少。然大师没而弟子而绍述者何也。盖^2□即身成佛秘观。不肯以慧累。况乃众艺乎。不然何一无闻哉。犹真济大德忧兰柱厌秋??师风不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35742951.html
  • 析僧肇《不真空论》的性空观

    著作也。”(《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海书店1991年第333页)  一  佛教般若东汉末年传入我国后,它就依附于老庄玄学,经过佛教“格义”阶段的吸收改造,在魏晋时期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般若,...从无到有的难题,从形式上解决玄学长期以来的有无纷争,体现出大乘空宗般若的思想,坚持了“即万物之虚”的性空说。  僧肇所说的“不真空”中的“空”,既不是玄学所说的“有”,也不是玄学所说“无”,而是两者...

    欧阳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1447637.html
  • 太虚大师与祇洹精舍

    三年,每日课程六堂,每堂课一小时。上下午第一堂课讲佛学,其余四堂课分本国文理、史学、地理、算法、梵文、英文、日文。专门第四年起,或两年,或三、五年,不拘期限,学习各宗典籍。或专一门,或兼数门,...这半年。佛学,杨居士讲《楞严》,后来也去毗卢寺听谛闲法师讲《梵网经》;英文教员换过苏曼殊等三个;教汉文及文法的李、陈两教员,也颇认真。但我那时记忆力已衰,英文全没有成绩;后来为到日本及南洋、到欧洲...

    武延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1648337.html
  • 试论佛、道、儒的冲突与调和对禅宗思想的影响

    被看作“方术”的一种,继而便也成了“虚无恍惚”、“澹泊无为”的道家之“道”,故双方容易调和。汤用彤先生说:  佛教西汉来华以后,经译未广,取法祠祀。其教旨清净无为,省欲去奢,已与汉代黄老之同气。而...归真,则晋代佛学与玄学之根本殊无区别。”[2](P201)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中国的名士或名僧对于般若的了解大体都是用中国当时流行的玄学去了解的,而般若两晋以来就与玄学紧密相连,相互渗透。东晋...

    李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3848853.html
  • 楚山绍琦禅师的生平事迹

    以来,在什么处住?师曰:廓然无定。际曰。有何所得?师曰:本无失,何得之有。际曰:者是学得来底?师曰:一法不何来?际曰:莫落空耶?师曰:我尚非我,谁落谁空?际曰:毕竟是作么生?师曰:水落石出,...用尽心力,反复开示,但是绍琦禅师仍然未能契旨。   不得已,绍琦禅师便辞别玄极和尚,前往他方参。在此期间,绍琦禅师虽然拜谒了不少丛林尊宿,但是都因为机缘不成熟,未能契悟。后听说无际明悟禅师在...

    法 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54458878.html